離開了6月之時的AB場後,參加了一個有關園藝的課程,7月找到了另一個盤,每週工作三至四天,暫且稱之為C場,在這場的工作是跟著一個返6天工作的全職花王阿叔工作了個多月。
奇怪的是這個阿叔給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拔野草,而且這場也出奇的多野草,每天拔個不亦樂乎,由於工作太苦悶,也就辭職去也,小休之後再來過。
今天是這徜工作的最後一天了,也好來個總結,記錄一下這裡的一些點滴。
(記於2017年8月14日)
C場點滴
C場點滴
現象1: 杜鵑花不停修剪
平台上種了不少杜鵑花,可是阿叔三天兩日便修剪一次,這奇怪現象是我入行以來所未見的,可知杜鵑花每年落花後要10個月以上的時間去孕育花芽,這樣修剪,大部分的花芽都給剪掉,杜鵑葉子不算翠綠美麗,無花的杜鵑又種來何用呢?我也是第一次在這行業見人全年不停修剪杜鵑花的。

問及阿叔,他說是住客投訴植物遮擋了平台層的視野(另一怪現象是這樓盤的平台層竟然是住人的,其他住戶在平台行走時也可輕易看到別人家中的大床),所以管理處便著他不停的剪矮各種植物(可笑)。
可以做的方法是每年只修剪一次,在每年3月底4月初時,杜鵑花開過又落花之後重剪一下,尤其是第一次重剪時,在將來想要的高度再低4吋的高度重重的剪一次,令植物在春夏之交發新芽,這之後便全年不再修剪,明年花期,自然開花滿枝。
平台上種了不少杜鵑花,可是阿叔三天兩日便修剪一次,這奇怪現象是我入行以來所未見的,可知杜鵑花每年落花後要10個月以上的時間去孕育花芽,這樣修剪,大部分的花芽都給剪掉,杜鵑葉子不算翠綠美麗,無花的杜鵑又種來何用呢?我也是第一次在這行業見人全年不停修剪杜鵑花的。

問及阿叔,他說是住客投訴植物遮擋了平台層的視野(另一怪現象是這樓盤的平台層竟然是住人的,其他住戶在平台行走時也可輕易看到別人家中的大床),所以管理處便著他不停的剪矮各種植物(可笑)。
可以做的方法是每年只修剪一次,在每年3月底4月初時,杜鵑花開過又落花之後重剪一下,尤其是第一次重剪時,在將來想要的高度再低4吋的高度重重的剪一次,令植物在春夏之交發新芽,這之後便全年不再修剪,明年花期,自然開花滿枝。
最後由 albert 於 週一 8月 14, 2017 9:17 am 編輯,總共編輯了 2 次。
C場點滴
現象2 : 桂花作籬笆
平台上也種了大量桂花,卻是一行長長的作花籬間隔,而且也是不停修剪的。


園藝植物是可以分為耐修剪的和不耐修剪兩種,耐修剪的容許花王在數天之內不停修剪的,用來作花籬或剪藝術形狀的,如金連翹,福建茶,紅花檵木等,都是耐修剪的。可是桂花作花籬用而又不停修剪的話,每每真菌便從剪過的傷口入侵,整株植物便問題多多,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大部份桂花葉子都染上白粉病(葉子白濛濛的)和桂花枯葉病(葉子的前端枯楬色),桂花多是以單株栽植,平時疏枝,讓其長高開花。
由於是建築時便植下大量的桂花,所以我們可以做的也就不多,只可以將中間的枝葉剪疏,讓其通風一點,減少病蟲害。
平台上也種了大量桂花,卻是一行長長的作花籬間隔,而且也是不停修剪的。


園藝植物是可以分為耐修剪的和不耐修剪兩種,耐修剪的容許花王在數天之內不停修剪的,用來作花籬或剪藝術形狀的,如金連翹,福建茶,紅花檵木等,都是耐修剪的。可是桂花作花籬用而又不停修剪的話,每每真菌便從剪過的傷口入侵,整株植物便問題多多,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大部份桂花葉子都染上白粉病(葉子白濛濛的)和桂花枯葉病(葉子的前端枯楬色),桂花多是以單株栽植,平時疏枝,讓其長高開花。
由於是建築時便植下大量的桂花,所以我們可以做的也就不多,只可以將中間的枝葉剪疏,讓其通風一點,減少病蟲害。
C場點滴
現象3 : 滿場薇甘菊
薇甘菊 ,小花蔓澤蘭,(Mikania micrantha)有如其他攀緣植物一般,薇甘菊,會藉攀附其他植物至樹冠以攝取更多陽光,從而有助生長。更甚的是,薇甘菊的葉子生長蓬勃,會覆蓋其他植物,令其光照不足,難以進行光合作用,因而有礙生長,甚至死亡。
另一奇怪現象是場中無論那個角落,平台上或地下後園草場中也佈滿薇甘菊,是我入行以來所見過最嚇人的,可知前任野草捕手是如何放任的。

要將即年生長的薇甘菊清除,是要用手指貼近泥面㧓著,慢慢外拉出來,不可心急大意,拉斷了,根部還在泥土裡很快便又重新生長,而且愈遲拔掉,泥下根系愈發達,要把整個根糸拔走便非要出動小鋤頭,抓鬆泥土,才能拔出。
我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前後拔了差不多200株薇甘菊,只佔了場中百分之七十,而且都是根系發達的,剰下的那些便要靠一個耐心的野草捕手了,否則很快我之前所作的工夫便白廢了。
薇甘菊 ,小花蔓澤蘭,(Mikania micrantha)有如其他攀緣植物一般,薇甘菊,會藉攀附其他植物至樹冠以攝取更多陽光,從而有助生長。更甚的是,薇甘菊的葉子生長蓬勃,會覆蓋其他植物,令其光照不足,難以進行光合作用,因而有礙生長,甚至死亡。
另一奇怪現象是場中無論那個角落,平台上或地下後園草場中也佈滿薇甘菊,是我入行以來所見過最嚇人的,可知前任野草捕手是如何放任的。

要將即年生長的薇甘菊清除,是要用手指貼近泥面㧓著,慢慢外拉出來,不可心急大意,拉斷了,根部還在泥土裡很快便又重新生長,而且愈遲拔掉,泥下根系愈發達,要把整個根糸拔走便非要出動小鋤頭,抓鬆泥土,才能拔出。
我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前後拔了差不多200株薇甘菊,只佔了場中百分之七十,而且都是根系發達的,剰下的那些便要靠一個耐心的野草捕手了,否則很快我之前所作的工夫便白廢了。
C場點滴
現象4 : Logo
平台花園上開僻了一片空間,以福建茶種出了由幾個英文字母組成的Logo。這幾個字母不是距離不等,高低不一,R字給剪得快要像個A字,T字的棟短了四分之一等。
可知福建茶一星期不修剪便像一個男人半年沒有理髮一樣,不修邊幅,難以見人。但修剪做形卻非要萬二分耐性,而且對美感還需要點點認知。
阿叔在這修剪植物不是不行,而且剪得很快,可以說是快快快快,非常快,可是要剪做形卻欠了一點細心和耐性。
改進地方是以 Printer 打印出一個接近的 font face 字樣,最好是幾個字母佔滿整張A3 size紙,而著阿叔按字樣耐心的剪,一個好的又這樣大面積的做形,加上除去附近雜草,非要兩天時間以上不可。
平台花園上開僻了一片空間,以福建茶種出了由幾個英文字母組成的Logo。這幾個字母不是距離不等,高低不一,R字給剪得快要像個A字,T字的棟短了四分之一等。
可知福建茶一星期不修剪便像一個男人半年沒有理髮一樣,不修邊幅,難以見人。但修剪做形卻非要萬二分耐性,而且對美感還需要點點認知。
阿叔在這修剪植物不是不行,而且剪得很快,可以說是快快快快,非常快,可是要剪做形卻欠了一點細心和耐性。
改進地方是以 Printer 打印出一個接近的 font face 字樣,最好是幾個字母佔滿整張A3 size紙,而著阿叔按字樣耐心的剪,一個好的又這樣大面積的做形,加上除去附近雜草,非要兩天時間以上不可。
最後由 albert 於 週一 8月 14, 2017 2:59 pm 編輯,總共編輯了 5 次。
C場點滴
現象5 : 修樹
草地後園接近會所種有一排的細葉榕,在我離職前數天修了一次,可憐的阿叔在欠缺升降台,只有一把伸長樹尾鋸,免強把樹枝鋸掉了一些,在資源有限之下免強完成了工作。

由於修樹師傅不能貼近工作點,所以每每殘留一段不長不短的廢枝,在將來這些廢枝條便成了真菌和害蟲的溫床,殘害樹木,正確的修枝方法是原著主幹脊缐鋸除,不留殘枝,而且要遵從三刀鋸樹法避免拉掉下面樹皮,更多的資料是參照12不良枝修剪定義的去剪,以上種種不能怪責阿叔的有限知識和有限工具下的工作。
(不懂以上詞彙的請自行google一下)
草地後園接近會所種有一排的細葉榕,在我離職前數天修了一次,可憐的阿叔在欠缺升降台,只有一把伸長樹尾鋸,免強把樹枝鋸掉了一些,在資源有限之下免強完成了工作。

由於修樹師傅不能貼近工作點,所以每每殘留一段不長不短的廢枝,在將來這些廢枝條便成了真菌和害蟲的溫床,殘害樹木,正確的修枝方法是原著主幹脊缐鋸除,不留殘枝,而且要遵從三刀鋸樹法避免拉掉下面樹皮,更多的資料是參照12不良枝修剪定義的去剪,以上種種不能怪責阿叔的有限知識和有限工具下的工作。
(不懂以上詞彙的請自行google一下)
最後由 albert 於 週一 8月 14, 2017 1:35 pm 編輯,總共編輯了 3 次。